2025年7月3日清晨,一則重磅消息震驚全球貿易圈:美國與越南就關稅問題達成新的貿易協議!川普在Truth Social上的簡短宣言,以及POLITICO洩漏的聯合聲明草案,揭示了一場原定於7月9日啟動的“對等關稅”拉鋸戰迎來戲劇性轉折。這不僅是貿易政策的調整,更是對全球供應鏈佈局的深遠影響,特別是對正深耕越南或計劃前往越南發展的台商企業。
背景概述與政策亮點
貿易協議核心要點,企業必須掌握!
根據最新協議,美國與越南的貿易關係將依循一套更為複雜且具針對性的關稅體系:
- 越南出口至美國商品: 適用20%關稅,相較於4月份傳出的46%大幅降低,為越南製造商提供了喘息空間。
- 「轉運」商品: 針對經由越南轉運的中國原產商品,將課徵高達40%的關稅。這一條款無疑是為了遏制「洗產地」行為,對試圖規避關稅的企業敲響警鐘。
- 美國出口至越南商品: 越南將取消所有美國出口商品的關稅,這意味著美國商品獲得了對越南市場的「完全準入」,為特定產業帶來龐大商機。
對外、台資企業的核心影響
成本上升與利潤擠壓
首先,20%的常規關稅直接抬升了所有越南製造商品的進口成本。以電子組件為例,原材料採購環節的稅率上漲,將使整機利潤率平均下滑3%–5%。對於外、台資代工廠而言,長期依賴「低成本+貼近中國原產地」的雙重優勢,正面臨被削弱的風險。若不及時優化採購渠道,當成本壓力傳導至終端價格,必將影響品牌競爭力和市場份額。
合規風險與供應鏈不確定性
其次,40%的轉運稅加大了跨境供應鏈管理的複雜度。企業須嚴格審查越南供應商的原產地證明、組裝流程及報關單證,否則一旦被美國海關認定為「規避關稅」,不僅要支付高額稅款,還可能面臨退貨、罰金甚至暫停進口許可的處罰。在此背景下,供應鏈透明化與合規數位化管理,成為外、台資企業不得不重視的核心議題。
越南台商面臨的獨特挑戰
越南本地外、台商既要消化新稅負,也要平衡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的雙重需求。生產基地過度依賴跨境零部件時,任何一環出現原產地爭議,都可能引發整條供應鏈的連鎖反應。此外,本地採購能力相對薄弱,供應商認證與品質追溯體系尚不完善,更增加了原材料替代與分散採購的難度。
用友洞察:數位化合規與全局優化
在新關稅環境下,數位化合規和供應鏈全局優化成為台資企業應對挑戰的關鍵。用友洞察依托先進的數據分析引擎和智能預警機制,幫助企業從原材料採購到產品出口的全流程實現可視化管理,顯著提升合規效率和決策速度。以下兩大核心模組尤為重要。
BOM物料追溯與原料替代
借助用友ERP系統的BOM(物料清單)物料追溯功能,企業能夠在數分鐘內定位到每一批次原料的產地、批號和供應商資訊。一旦美國海關調整原產地規則或提升轉運稅率,系統即可自動篩選出受影響批次,並推送替代方案:
-
本地化替代推薦:系統內建越南及周邊區域合規供應商庫,透過多源數據比對,為關鍵零部件推薦成本更低、品質可控的本地替代品。
-
風險預警與模擬:透過即時比對最新關稅政策,模擬不同採購方案下的成本變動,幫助採購團隊做出最優決策。
-
溯源管理:在原料進廠、在製品和成品出貨環節,系統自動生成電子化合規報告,滿足海關圍欄隔離、24小時監控及定期核銷等監管要求。
多渠道採購管理
單一供應渠道的脆弱性在貿易摩擦下尤為凸顯。用友洞察的多渠道採購管理模組,透過以下方式助力台商分散風險:
-
即時供應商績效打分:系統根據交期、品質合格率、合規紀錄等維度,對全球供應商進行動態評分,優先推薦優質且符合越南原產地規則的廠商。
-
可視化比價與協議管理:在同一界面比較不同供應商的價格、稅率影響及物流成本,支持線上簽署框架協議,確保採購團隊以最低綜合成本拿貨。
-
本地採購加速:借助系統內建的越南本地供應商庫(涵蓋電子、紡織、機械等行業),幫助企業快速對接合規供應商,實現原材料本地化採購。
用友賦能:智能供應鏈與EPE模式
EPE(出口加工區企業)模式在越南備受外資企業青睞。用友BIP平台整合製造、財務、供應鏈、稅務與關務等全業務場景,為企業構建一體化智能供應鏈,助力台商實現「避稅」向「增效」轉變。
BIP平台在關務管理中的優勢
-
一站式智能報關
BIP平台與越南海關系統API直連,支持電子報關、審單、放行全過程線上操作,報關時效提升30%以上。 -
多維度關務規則庫
平台內建最新關稅政策和優惠規則,自動匹配企業產品的最優稅率,並在「越南關稅定了?中國製造究竟是繞道終結還是錨定篤行?」等熱點政策更新時同步推送,確保策略及時調整。 -
精準成本測算
結合生產成本、物流費用與關稅,系統可即時測算不同出口路徑下的綜合成本,為供應鏈方案優化提供數據支撐。
多市場融合與出口零關稅機會
越南與歐盟、亞太多國簽署自貿協定,為外資企業提供了零關稅出口的「綠色通道」。用友BIP平台幫助台商:
-
原產地資格自動核查:系統自動校驗產品是否滿足FTA原產地規則,生成電子化原產地證書。
-
多市場協同:一鍵切換出口目的地,系統同步匹配不同國家的申報要求與通關流程,最大化零關稅優勢。
-
銷量與成本分析:透過BI報表,企業可清晰了解在歐盟、RCEP區塊及其他市場的利潤貢獻,科學制定市場投入。
台商實施用友方案的五大步驟
-
需求調研與流程梳理
-
與用友顧問團隊深度訪談,明確企業製造、採購、關務等關鍵流程痛點。
-
-
系統設計與參數配置
-
基於調研結果,定制模組,配置BOM結構、關務規則與供應商目錄。
-
-
數據遷移與員工培訓
-
整合歷史數據,進行批次、供應商和訂單資訊清洗;針對採購、報關、財務等業務線開展角色化培訓。
-
-
上線試運行與優化
-
在部分品類或工廠試點上線,收集反饋並快速調整,確保系統與業務流程高效匹配。
-
-
持續迭代與本地支持
-
用友在越南設有本地服務團隊,提供7×24小時技術支援和法規更新,助力企業持續優化、穩健運營。
-
結語
總的來說,「越南關稅定了?中國製造究竟是繞道終結還是錨定篤行?」的答案不在於盲目轉移產線,而在於透過數位化與智能化的工具,提升合規效率與供應鏈韌性。台商和外資企業可借助用友洞察與用友賦能打造全流程透明、可預判的運營體系,在新一輪全球貿易格局中搶占先機。
👉 立即行動:
-
聯絡我們了解更多解決方案:聯繫我們|企業雲服務-台灣用友
常見問答
-
問:新協議何時正式生效?
答:美國–越南新關稅協議於2025年7月9日正式實施,後續細節將根據兩國海關系統逐步落地。 -
問:企業如何判定產品是否適用40%轉運稅?
答:需依據最終組裝地點、原產地證書和報關單證,利用用友系統的原產地預判功能,一鍵識別潛在風險。 -
問:EPE模式與傳統出口加工業有何區別?
答:EPE模式強調在出口加工區內的免稅、監管倉儲及增值服務,而傳統出口加工業則更多依賴常規關稅體系。 -
問:台灣企業如何在系統中配置本地供應商?
答:在多渠道採購模組中,可匯入本地供應商名錄,系統會根據合規性自動打分並生成採購比價報告。